自华为发布国产自主研发数据库——高斯数据库(GaussDB)以来,备受业界关心与瞩目,笔者将以国内第一批使用GaussDB的用户的角度,来反馈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接触各位心中的一些疑惑。
问题1:高斯数据库Gauss DB是自主研发数据库吗?
从根源来说,高斯数据库并非完全自研,可以算是在PostgreSQL9.2基础上的魔改。如同Redhat和安卓都是源于LINUX的研发,IBM AIX和IOS都源于UNIX研发一样,厂商以开源资源作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并推出自研产品是业内常态。
虽然是基于PostgreSQL开发,但基于分布式的GaussDB 200/300已经可以称得上完全自研,因为已经把开源内容改的面目全非,自研比例已经相当高。
同时,2019年9月,华为已将GaussDB 100单机版本开源,这对我们这种小农意识的人来讲,确实相当大气磅礴,自己的代码舍得开放给别人,放弃赚取商业利益,这是华为的气度与格局。
问题2:华为高斯数据库Gauss DB出货量超过30000套,用户反馈如何?
华为的主要用户当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银行企业最具有代表性,主要应用在国有企业。笔者从用户反馈中得到,现阶段国家对信息安全保护已经提升到的战略角度,核心业务以及数据管理国产化,已经成为目前各大信息中心急于解决的问题。信息中心的工程师们早就嗷嗷待哺,热切期盼着靠谱的国产数据库的诞生。
早在2015年,Gauss OLAP数据库就已经在工商银行上线,替代了海外的数据仓库。2018年,华为Gauss OLTP数据库在招商银行上线。承接招商银行 “手机银行”和“掌上生活”两大App,交易流水流量。
目前,招商银行的信用卡风警系统、零售实时风险警示系统、手机银行收支账单系统、等17套业务系统均已采用GaussDB,上线至今运行平稳,零事故。
问题3:与Oracle、SQL Server等其他知名国外数据库产品比,怎么样?
Oracle的数据库之所以好用在于其在产品迭代中,不断收到客户的使用反馈,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更新和优化,这一过程进行了41年。对于华为GaussDB也是如此,不过我们现在已经看到,GaussDB已经在跟银行大客户合作,这对于华为而言,是其数据库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微软SQL Server依托强大的AD(活动目录)管理机制,可以实现多应用程序的单点登录体验。并且在ERP、OA、SAP等实用型办公应用上迅速占领市场,为很多企业的财务、销售、生产、人事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从现有GaussDB用户使用结果来看,GaussDB和Oracle的兼容性已达到95%。并且华为多线产品在设计上便吸取了微软的优势,支持Kerberos授权协议,可以与微软完美结合。在这些方面,也是排除了很多企业对于未来Oracle或SQL Server切换到GaussDB的疑虑。
12年的技术沉淀,对于GaussDB还远远不够,因此华为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GaussDB也是有很多亮点的,例如:
GaussDB产品可以支持X86、ARM、GPU、NPU等异构架构。可以看出,未来的目标市场不只是国产服务器市场,可能还包括未来5G带来更多的计算应用场景。
GaussDB是业界首个AI-Native(人工智能原生态)数据库,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分布式数据库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自运维、自管理、自调优、故障自诊断和自愈。首创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调优算法,调优性能比业界提升60%以上。
GaussDB可以完成建立在华为IT架构的底层生态之上,包括网络设备、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这些在华为IT体系内部是高度耦合的。
综上,笔者认为:随着IT国产化的推进,未来几年向开源国产数据库切换,将是很多国有企业的必经之路,而华为GaussDB也将会成为企业的首选。而
华为GaussDB作为数据库领域的小学生,目前已在业界得到关注,并开始与Oracle或SQL Server等国外知名产品竞争,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当年没有一个操作系统认为自己可以替代Windows,但直到安卓操作系统的出现。本不在一个维度上两个产品,经过市场的考量,安卓用户量完胜Windows。我们也同样期待着GaussDB可以成为下一代数据库,鸿蒙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在顺应未来5G时代,物联网时代的更高维度上,突围而出。
华为GaussDB发布中有一行文字:向数学致敬、向科学家致敬。GaussDB,不仅蕴含着华为对数学和科学的敬畏,也承载着华为对基础软件的坚持和梦想,以及我们中国人,中国IT人对国产数据库的未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