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针对创新者窘境的思考

2019年07月29日讲师:刘通浏览:2361次

在移动互联网大潮席卷整个传统经济的当下,原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职位变得越发炙手可热,这个职位就是“产品经理”。因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如腾讯张小龙式的人物,其主导的一款脱颖而出的产品如微信,可能会引领新一波不期而至的颠覆式或破坏式创新的浪潮。这种场景正如大师克里斯坦森在其著名的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异军突起的创新产品,作为一种“破坏性创新”,其有别于时下主导市场的大企业的“延续性创新”的形式。破坏性创新通常会给市场带来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具备破坏性技术的创新产品通常表现为比其所在领域的类似产品的价格更低、性能更简单、体积更小,而且更便于客户使用的诸多特点。在历史上发生的破坏性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本田摩托相对于宝马的大马力摩托车是一种破坏性创新;数码相机相对于传统胶片相机是一种破坏性创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银行的信用卡支付是一种破坏性创新;今日头条App对传统媒体的电视宣传是一种破坏性创新。当然,一个刚刚出现的破坏性创新技术可能不被主流市场、普通大众或风险投资方所理解,这正如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并不看好刚刚起步的今日头条一样,大企业有可能会错过介入破坏性创新技术研发的最佳时机。克里斯坦森在其书中针对这种情况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当一个企业发展得越大、越成功,新兴市场所发挥的企业增长引擎的作用就会越弱。许多大企业都采取一种等待战略,等到新市场的规模发展得足够大时再进入市场。”这种对新兴事物的暂时漠视可能导致很多大企业逐渐失去主流市场的主导地位,等到其幡然醒悟时,其所发起的市场争夺战役往往归为在“错误时间”或“身处劣势”的最后一搏。大企业对某些创新的“麻木不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现象理解为是一种大企业病,这往往是企业在市场发展更替的内在动力使然,是一种悲壮,也是一种无奈。那么是否有破解之法呢?这就需要身处创新漩涡的产品经理,时刻关注您所在产品领域任何“破坏性创新”突发的可能。希望《创新者的窘境》一书的“破坏性创新”理论给每个产品经理带来的不仅仅是思考,还应有必要的行动。总之,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目前产品的迭代增量的改变,也需要时刻保持对目前还不被主流市场和用户接纳的可能的创新增长点,即任何潜在的或正在发生的“破坏性创新”。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如马化腾所说的每日“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如张小龙那样的“自我颠覆”的交付能力。微信小程序的“用完即走”的模式难道不是对传统应用必须先安装后使用模式的全新颠覆吗?“破坏性创新”的故事每时每刻都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与时俱进的产品经理需要有能力突破这种创新者的窘境,才能像乔布斯或雷军那样实现其主导产品的持续的生命力。
分享 0

您已经赞过了!